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行榜 2021全国212所高校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总实力一览表
日期:2024-05-03 07:31:46来源:乐鱼体育王者荣耀 作者:乐鱼体育网页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地增强综合国力,支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体系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目前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尚处于范式构建的阶段,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需要有相应的基础技术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一般而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5G网络等,将它们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所有的环节融合形成统一的信息物理系统。而目前这些技术中只有少部分已经很成熟落地,绝大部分还处于大规模爆发前的发展时期。

  2020年全国84所普通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213T,颁发工学学士学位,修学四年。2017年第一批全国4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18年第二批全国50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2019年第三批全国74所普通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迄今为止,全国212所高校成功申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智能制造工程”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1年3月~5月,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212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调研范围有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和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验室建设与运作情况、教学成果、“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智能制造工程”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智能制造工程”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实力做综合打分、抽样调研,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引领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发展。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调查反馈,将当前高校“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同时,每类分为三档,其中,A类三档包括:A+类、A类、A-类;B类三档包括:B+类、B类、B-类;C类三档包括:C+类、C类、C-类;D类三档包括:D+类、D类、D-类。

  “A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从排名情况去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面向制造强国战略对先进航空航天与高端制造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学校从战略全局统筹规划,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为主体专业依托,结合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AI研究院等有关专业优势资源,倾力打造“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面向航空航天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科交叉高层次专门人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计划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为承载学院,将联合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AI研究院、计算机学院等单位实施专业交叉培养模式,注重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教育培训方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智能制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生产管理及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具有从事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上的能力,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实践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具备培养潜质的复合型科学研究人才;2018年,天津大学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天津大学最早创设的新工科专业之一,设在机械工程学院。依托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博士点学科,主要面向未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新技术人才。本专业将置于天津大学新工科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之上,采用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机制,着重培育学生在新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与运维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服务我国未来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本专业面向新型智能产品的研发与服务,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与管理,采用将创新产品设计、先进制造技术、计算和AI、模式识别与智能感知、数据信息与自动控制等跨多学科领域深层次地融合的人才教育培训方式;2017年,同济大学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同济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智能制造工程首批新工科高校,建立了以王巍院士为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团队。团队中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在业界具有很强影响力。建立了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并与德国西门子、美国艾默生和国家仪器(NI)和日本欧姆龙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具有世界先进的、完备的教学实验条件。同时,将利用与德国精英大学TU9联盟的合作,开展国际交流。该专业强调多学科融合,课程教学体系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系统级人才,形成了以德国为主,美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国家人才培养合作平台;还包括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全国30所高校。

  “B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总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常州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全国80所高校。

  “C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总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包括宝鸡文理学院、大连科技学院、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营口理工学院、沈阳工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宿迁学院、合肥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南昌理工学院、齐鲁理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学院、湖南城市学院、邵阳学院、南宁学院等全国70所高校。

  “D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总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四,包括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延安大学、邯郸学院、兰州工业学院、银川能源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成都工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等全国32所高校。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国128所开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调研。这是迄今为止,针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科调查内容最全、顶级规模、覆盖高校数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会议上,将对上榜部分院校以及在智能制造工程能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院校颁发荣誉证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立,是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团体和服务平台。联盟工作接受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国家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对外开放,欢迎全国高校及企业加盟(加盟微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一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团体和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众享比特、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5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中云国创、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担任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任。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汇编》(2021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50页,130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62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71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汇编》(2020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11页,125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56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58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赋能实验室》汇编出炉!首批推介18家企业解决方案助力高校,33位专家麻辣点评。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赋能人工智能教育》全书约40万字,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我国215所高校校长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理念及学科建设方案。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积极组织材料、牵头编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报告》(2016~2020)(简称:报告,150万字,75所重点高校)

  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大全,615页,是业界第一本全面汇总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黄页”,全面反映2010年~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新增专业名称及专业调整方向。

  赋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120位校长,第一本关注校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时代读物。